close

crime_v4.jpg

(前半段屬無雷評論,進入含劇情或小說內容的部分會以防雷線區分)

 

 

JK‧羅琳瘋迷全球的超強IP哈利波特的外傳電影「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登上了大螢幕,如果有看過哈利波特的小說,「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作為霍格華茲魔法學校內學科「奇獸飼育學」的教材被提及,而本書的作者紐特‧斯卡曼德(Newt Scamander)便是本部電影的主角,一位對於魔法世界的珍奇異獸充滿興趣,並希望能保護、培育牠們的巫師。

 

羅琳以「奇獸」為出發點的構思,很明顯是商業化電影的考量,如要盡可能地將電影的優勢顯化,以當代技術3D建模的奇珍異獸會是引起觀眾注意力的首選,就像大家對於鷹馬肯定不陌生,不存在於現實中的事物能為魔法世界的奇幻魅力與神祕感再注入一池活水,想像力就是力量。

 

「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的表現相當良好,出色的特效不用贅述,由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飾演的主角紐特亦為一位相當有個性的人物,不少人也是為了艾迪那股獨特的魅力踏入電影院。羅琳筆下總是會有這麼幾個不按牌理出牌甚至搞到自己被退學的人,有趣的是,在哈利波特宇宙中,乖乖牌好學生通常不會有什麼特別出眾的表現(如榮恩的哥哥派西),中規中矩又無趣,因為違反校規而被退學的人反而不容小覷且個性十足,每次看到這都會不禁想像羅琳是不是想勸大家別窩在舒適圈,多多挑戰自我。

 

The_crime_v21.jpg

 

提著一口裝著各式奇獸的箱子,紐特在紐約的田野調查中不慎令箱子中的幾隻奇獸竄逃,於是與美國正氣師波本蒂娜·金坦(Porpentina Goldstein)、麻瓜雅各·科沃斯基(Jacob Kowalski)命運糾纏在一起,而闇黑怨靈(Obscurus)的騷亂也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最惡黑巫師葛林戴華德亦悄悄地伸出魔爪。在奇獸、黑魔法、人類與巫師的爭鬥等多重元素下,可以看出羅琳並不是只想寫一齣Discovery國家地理評道奇獸特集的劇本;她希望能描繪出更多遠在哈利的時代之前,一個秩序更為紊亂、人心更為醜陋的世界樣貌。

 

但多重元素最怕的就是什麼都只講一點,「怪獸與牠們的產地」還好,奇獸的成分很重,另有闇黑怨靈的路線穿插其中,登場人物時間分配平均,就算不是書迷,也能享受這部電影;然而,第二集「怪獸與葛林戴華德」的罪行,支線實在過於零碎,較適合以小說或影集的形式呈現,有看過「權力的遊戲」嗎?支線很多的故事就需要集數、需要時間,如此每條支線都能讓觀眾有記憶點,伏筆揭曉的時候才能讓人拍案叫絕。可是在一部僅兩小時的電影當中,塞入四五條以上的支線,如果不是對本傳和前作有足夠的熟稔度,很容易迷失方向,更甚者,若沒有巧妙的將支線的伏筆收回,那某些支線在電影裡就沒有演出的必要。

 

也許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系列更適合拍成影集吧,曾有言:「一部片長十小時的電影不會有人看,但只要把它分成五部就會有人把他一次載下來看完。」

 

看完近期上映的「怪獸」續集,深深認同這句話。久未複習的本傳與已經時過兩年的前作的記憶在腦中有些模糊的狀況下,與群像劇無異,即使片頭的打鬥與特效相當精彩,進入多條線路後就使得觀賞電影時,沒辦法好好放鬆,彷彿只要錯過任何一楨影格,或是一句對話,就會銜接不上之後的劇情。

 

奇獸的部份也相當可惜,相較於第一集進入箱子充滿幻想異空間的蒙太奇轉場,第二集的奇獸數量大幅度的減少。如果對本傳了解不夠,黑巫師的陰謀、麻瓜與巫師的衝突、純種巫師的自傲...等,欲引起共鳴較為困難。畢竟,觀眾想看的,嗡嗡想看的,還是那些從沒看過的怪獸們阿!

 

嗡嗡雖然對這集滿失望的,還是很期待下一集的到來,無論可愛、醜陋、恐怖、神秘、致命的怪獸都多來一些,越多越好,因為看著平時悶騷的紐特在面對這些奇獸時變了一個人,以淵博的知識一派輕鬆和這些奇獸相處,才最為有趣,畢竟嗡嗡也很想上奇獸飼育學阿~~。

 

對於續集的評分─

 

劇情:6

 

演出:6.5

 

特效:8.5

 

音樂:7

 

 

以續集取向來說,表現不佳,如果要接著看第三集肯定得看,但誠如上述所言,無法給予劇情太好的評價。

 

------------------------------------------防雷線----------------------------------------

The crime_v1.jpg

 

 

接下來的評論會涉及本傳小說內容與電影內容,請大家斟酌,如果想一起討論的也非常歡迎。

 

 

 

~~彩蛋的挖掘~~

 

雖然前面有所批評,但羅琳依舊嘗試著要把哈利波特故事中的要素,以彩蛋的形式讓書迷們能從中獲得樂趣,好比說喜歡亮晶晶東西的玻璃獸早在本傳中就有提及,而玻璃獸於第一集的出色演出,那種野生動物基於本能又單純到處搞破壞讓人又愛又恨的形象,正是讓書迷想回去重修「哈利波特學」的契機之一,因為對本傳的故事越是熟悉,才能深刻體會發掘彩蛋的樂趣。

 

續集很大的面向是針對書迷,尤其是熟稔故事內容與人物關係樹的資深書迷,在看到雷斯壯便會有反應,莉塔‧雷斯壯作為續集當中的核心角色,她的登場,講述著一直以來在本傳中對於特定家族的偏見。雷斯壯於本傳當中最為出名是殺害哈利教父天狼星的兇手,貝拉‧雷斯壯,作為佛地魔最忠誠的食死人,她讓雷斯壯這個姓氏令人退避三舍。但在故事中,莉塔‧雷斯壯是個好人,但由於她的姓氏,在學校時期基本上就是受人欺侮的角色,於是讓她跟同樣邊緣的紐特有了一段較深的友情。

 

同樣是彩蛋系列的尼樂‧勒梅更是名字一講出來就讓書迷們相當興奮,搭配上意若思鏡皆為本傳首集「神祕的魔法石」之中的大彩蛋!意若思鏡所傳遞的意義只要看過本傳的人都知道,那是體現人心底最渴望事物的魔法道具,正如同自出生之時即喪失雙親的哈利,只能透過這面鏡子,凝望著從沒見過的父母陪伴在自己身邊的景象。而鄧不利多透過鏡子看到的葛林戴華德,意味著自己和這個史上最惡大巫師也有著從年輕時期就結下的不解之緣。

 

在搶回了血盟之誓的掛墜後,史上最強的兩大巫師的對決也許是最令人期待的歷史事件,就看電影要怎麼帶到這裡了。

 

 

~~支離破碎的支線展開~~

 

講完蒐集彩蛋的興奮,來回歸本續集最大的敗筆─「太多支線」。簡單來說,魁登斯生世之謎、麗塔的過去、葛林戴華德的陰謀、鄧不利多給予紐特的任務,這四條是主要支線,然後還有一些零碎的小插曲像是紐特的哥哥西瑟、魔法部的某正氣師(殺了半妖精就神隱,整部電影的作用很莫名)、禁忌血咒的娜吉尼(佛地魔養的蛇)…等。嗡嗡覺得其中最讓人混亂的就是魁登斯的身世,把一堆支線全部糾纏在一起,一場千里尋母搞得非常複雜,依循著線索先是找到了自己的半妖精養母,然後被牽引到雷斯壯家的墳墓,在終於快認定自己是雷斯壯家的小弟後,又發現自己只是被掉包的嬰兒,是嗡嗡大概也崩潰,會生出闇黑怨靈都不想怪他了。

 

這部續集因為魁登斯的身世之謎,很長時間都花費在此,像個大漩渦一樣把各路人馬通通捲入,紐特因鄧不利多的委託、蒂娜為魁登斯的追捕、尤瑟夫卡瑪為了雷斯壯家的復仇、莉塔為了不讓魁登斯被尤瑟夫殺害…最後大家齊聚在一起,只為了讓魁登斯理解,你依舊還是不知道自己是誰,這世界上唯一知道你身分的還是葛林戴華德,片尾出現的火鳳凰和阿留斯‧鄧不利多之名也給人一種鋪陳不夠嚴謹的突兀感。

 

由於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身世之謎這塊打轉,最重要的奇獸戲份被用力地壓縮,僅有使用中國山海經奇獸騶吾逃離魔法部黑貓魔追捕的橋段,稍微展現新登場奇獸的作用,其餘的部分乏善可陳。只能拿第一集就出現的玻璃獸再賣一下萌,討好一下觀眾,最後也是靠玻璃獸偷到血盟誓約,少了一點新鮮感。另外不得不說魔法部這種應該戒備森嚴的地方從前傳直到本傳依舊只要變身水就能混入,還能被奇獸打得潰不成軍,防盜措施真的歹就補嗎?

 

crime_v6.jpg

 

不只奇獸的部份,本作的大反派葛林戴華德也僅有片頭換身大逃亡(怎又是變身水,連逃獄都靠它,魔法部真的不限制一下這玩意兒?)、片尾的「能分敵我之AOE攻擊」有比較精彩的演出之外,其他的時間都窩著,此外片尾的演說不夠具備說服力是本片問題之一,葛林戴華德認為巫師高人一等,麻瓜、莫魔等不會魔法的人類應該受巫師支配,這樣的理念依他的人格魅力,為他編寫一場精采的演說不是難事,不應該是讓魔法部上演一場一看就知道中計的戲碼來獲取信徒。

 

但時間就是不足,想把全部元素都塞一點的缺點一一展現,電影在劇情編排上,需要懂得刪減不必要的支線劇情,把重點擺在「怪獸」和「葛林戴華德」身上,不必要的伏筆比較適合讓讀者在小說或影集補完,才不會讓觀眾迷失在錯綜複雜的劇情網絡中。

 

 

~~莫名其妙的最終戰役~~

 

哈利波特宇宙最奇妙的、也是最無法讓人理解的,就是所謂的魔法的戰鬥─

 

從「不赦咒」開始就讓魔法的戰鬥難以成立,不管是強是弱,只要能喊出索命咒並射中對方就是一顆人頭。

 

而且發動這個咒語還沒什麼限制,只有法律限制不能用,但問題是黑巫師都在用啊,好人不用要怎麼自保?不發明個可以反擊不赦咒的咒語,真心不合理。

 

對於一個人的強悍程度,也都是別人用說的,「鄧不利多是史上最強大的巫師」「葛林戴華德是史上最強的黑巫師」…幾乎都是靠他人話語來證明,其他人的戰力幾乎就完全無法獲得衡量,其實觀察紐特的實力和臨場反應力,雖然被退學但實戰經驗的豐富讓他藉著消隱咒搭配著奇獸的運用,也比一般正氣師還能戰,然而在哈利波特的設定中,正氣師是黑魔法防禦術考試至少要S級,其餘大部分都要A級的菁英職業,也難怪紐特會被哥哥要求加入正氣師的行列,因為你們其實也沒比這個被退學的混小子強到哪~

 

魔法世界的強度單位一直都是正反雙方,分別設定一位最強,相較之下,其他的平凡人就都是菜雞互啄,哈利那個時代的雙強是佛地魔和鄧不利多,來到了前傳是葛林戴華德和─怎麼還是鄧不利多?真的要感謝鄧不利多不是反派,不然根本沒得玩。

 

這也是哈利波特小說當中魔法戰鬥一直讓人無法很有畫面的因素,首先原理不明、再來戰力評估不明、戰鬥方式也很不明確、需要多精確瞄準?是否能靠敏捷閃躲?諸如此類,羅琳對於戰鬥方面的描寫一直都不是特別在行,也使得最後的決戰,葛林戴華德召喚出來的青焰比起不赦咒的威力更加顯得強大無理,能區分敵我的同時,還具有直接抹消對方存在的攻擊力,相較之下佛地魔與哈利間的最終戰役是什麼呢?是不赦咒「阿哇坦喀坦拉」V.S.繳械咒「去去武器走」,看誰的念力比較強可以把魔力光束推到對方的魔杖上就獲勝,相比之下葛林戴華德的戰力真的比佛地魔強上太多。

 

The_crime_v3.jpg

 

如果演到鄧不利多對葛林戴華德,可以想像大概如同火影中的千手柱間對宇智波班宛若開天闢地一般的神仙打架,還是可以期待電影會怎麼呈現就是()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影評 觀後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嗡嗡 的頭像
    嗡嗡

    ConanDoyle夢的啟程站

    嗡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